|
高秀英评选材料 |
|
2015年03月12日15:35 来源:教师教学发展中心 访问量:1111
|
高秀英
申报表第一页
申报表第二页 基本信息:
高秀英,光电技术学院,女,1981年出生,2006年到校工作,硕士研究生
教学工作总结:
教学基本情况与成果
自2006年进校以来,本人长期从事《大学物理》课程的教学工作,在教学过程中,确立了“以学生为主体,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的教学思路。同时,积极做好本职工作,认真备课、上课、听课、评课,广泛吸取各种优秀的教学方法,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顺利完成各项教育教学任务。下面介绍本人近年来的教学任务完成情况及在教学上取得的进展。
1、教学完成情况
近几年主要从事《大学物理A》、《大学物理B》及《大学物理B》(双语)等课程的教学工作。在教学实践中,本人认真学习、贯彻教学大纲,加快教育教学方法的研究,更新教育理念,把握教学改革的方式方法,提高自我驾驭课程的能力。同时,大胆探索适合于学生发展的教学方法,上课时务求每一课都上得生动、活泼、高效,力争通俗易懂,深入浅出,耐心对待每一个学生提出的问题。此外,为了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积极参与听课、评课,虚心向同行学习请教,弥补自己在教学上的不足之处。本人脚踏实地的工作态度得到了学院和学校的认可,于2011年被评为光电技术学院先进个人,2013年被评为学校2012-2013年度“三育人”先进个人。
2、教学获奖情况
作为青年教师,在教育教学岗位上不断反思,不断实践,不断研究,不断进取,善于学习,取长补短,精益求精;以研究、探索精神,从长期教学实践中积累和培养教学能力。因此,积极参与学校举办的各项教育教学实践机会,让自己在实践中尽快成长起来,同时借此展示自己、证明自己、提高自己。以下是获奖情况:
1)2011年《面向CDIO工程教育的大学物理多媒体课件》获第七届大学物理课程报告论坛“教学资源建设大赛”二等奖(排名第五);
2)2011年成都信息工程学院第三届青年教师教学比赛三等奖;
3)2013年第七届高等教育四川省教学成果二等奖(排名第四);
4)2014年第三届教职工多媒体大赛三等奖;
5)2014年成都信息工程学院第六届青年教师教学比赛二等奖。
随着教学工作的不断深入,逐渐发现自己专业水平的不足,为了更好的开展教学教改工作,同时拓展自己的研究范围,2014年9月本人开始在四川大学材料学院在职攻读博士学位,希望通过不断的学习,成长为一名教学科研型的大学教师。
教研教改情况与成果
为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多年来一直注重加强教学研究,在课堂教学上力求有所创新,有所进步,在耕耘中拓宽视野,在执教中提炼教艺,不断提高施教水平和教学研究能力,努力形成自己独特、学生喜爱的教学风格。平时注重反思总结,将自己积累的教学素材加以提炼,撰写成文,发表交流,笔耕不缀。同时积极参加各类研讨会,交流学习,共同提高。
1、《大学物理》课程改革与成果
《大学物理》是针对理工科专业开设的一门公共核心基础必修课,该课程在培养学生的基础科学知识、科学思维方式与科学素养等方面起着重要的引领作用。2010年《大学物理》课程开始进行全面的教学改革,下面是本人近年来参与的相关教研教改项目:
1)2010年参与科技部项目“科学思维、科学方法在高等学校教学创新中的探索与实践”,主要负责静电场部分习题的编写;
2)2013年参与四川省教育厅项目“2013年度四川省精品资源共享库”,主要负责习题库的建设;
3)2013年参与学校项目“大学物理工程教育共享资源与教学拓展的建设与实践”,主要负责资源的收集整理;
4)2014年参与四川省教育厅项目“四川省‘十二五’规划教材”,主要负责教材的第二版修订工作;
5)2014年参与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物理课程教学指导委员项目“创新大学物理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大学物理作用”,以第一主研参与了该项目相关教学模式的改革研究。
以上述项目为依托,《大学物理》教研教改项目组对该课程的“教学大纲、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程考核及考试命题”等做了系统的改革与实践,并推进课程建设与教材建设以满足上述改革目标的实现。下面是本人主要推进的相关教改情况及其成效:
1)完善教学大纲。《大学物理》新的教学大纲要求能使学生系统地学习物理基础知识,又能建立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与工程设计能力,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训练学生工程设计的基本技能。因此,本人参与了新大纲的完善工作,明确了培养目标与标准,调整了教学计划。
2)更新教学内容。为突出工程教育理念,实现培养目标与标准,教学内容上注重理论知识与工程应用相结合,加载了工程与应用的背景,例如开篇问题、趣味应用、实用例题、工程问题或科学问题解析、设计习题等内容。在此基础上,本人在教学上采取了“理论学习+实验”的模式,在实际教学中加载实验环节,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协作能力和动手能力。
3)改革教学方法。《大学物理》课程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落实对学生知识、能力和科学素质的全面培养。在教学过程中,本人灵活运用以上教学方法,重点加强了讨论式教学模式,以增强学生的参与度,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通过教学模式的落实和改革,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培养了自主学习的能力。
4)强化过程考核。为及时掌握学生掌握课堂知识的情况,提高学生综合、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课程采用多样化的考核方式,并强化了过程考核的比重(过程考核占期末总成绩的40%)。过程考核包括考勤、课后作业、课堂测试、课堂提问、课堂讨论、课后调研、论文撰写、课堂演讲、课后设计和物理实验。在教学中加入课堂演讲和课外设计环节,逐渐形成“课前调研,课堂演讲,课外设计”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加强了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有效的提高了教学效果。
5)改革考试题型。考试是教学质量评价和学生学习效果检测的重要手段,是实现课程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更是大学物理的智慧棒。为此,从2011年开始,本人着手研究和改革考试题型,改变了传统考试题型单一、纯粹计算等缺点。新题型立足两点,第一强调物理基础,降低理论深度,增加应用广度;第二结合工程应用背景,有针对性地考察学生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试题既有定性分析,又有定量计算,既考查基本定理、定律,又考查知识的应用,既有理论计算,也有实验设计。例如综合题,考题中的问题从简单到复杂,层层递进,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地分析并进行定量计算,既考查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又检查了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
6)推进课程建设。为配合新的教学大纲和实现课程工程能力培养目标,我们编写了国内第一部面向工程教育的工科大学物理教材《物理学》,本人主要负责《静电场》、《电与磁的联系》和《机械波》三章的编写工作。《物理学》教材得到国内高校教师的高度好评,西华大学等高校相继将该教材选定为《大学物理》课程的指定教材。
本人参与了新版教材配套课件的制作,课件中将物理知识在工程中的应用图文并茂的展示给学生,让学生接受到了鲜活的物理,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还参与《大学物理》精品课程网站资源建设,将课件及教学视频等资料上网供学生下载学习。本人主要负责收集大学物理相关知识的应用资料,编写习题库等工作。《大学物理》精品课程网站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学习辅助资料,满足了学生的自学要求,其访问量高达6000以上。
2、《大学物理》双语课程改革与成果
《大学物理》双语课程的开设是推进公共基础课程进行工程教育改革的需要,为探索课程教学与管理的新模式提供参考。该课程聘请外教试行美国高校的教学方法,为我院老师提供一个学习国外教学方式的场景,探索美式教育与中国式教育相结合的途径,进一步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下面是本人在双语教学中的工作情况及成果:
1)美国外教Matt为主讲教师,负责试行美式教学方法,本人作为辅助教师,参与和跟进整个教学过程,负责中美两种教学方法的协调,把握教学内容与进程以及学生疑难问题解答。并于2013年在《高校物理课程教学报告会论文集》发表题为“公共基础课《大学物理B》双语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的论文;
2)2014年开始,本人进行双语教学工作实践,全面推进新的教学模式。编写了适用于双语课程的讲义,与外教Matt共同制作了一套配套课件并改革了考试题型。
教学管理与成效
2011年开始担任物理教研室副主任,协助物理教研室主任代群老师管理教研室的相关教学工作,主要是:
1)负责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推广和监督,确保课程教改方案能得到全面的落实;
2)负责新进教师的《大学物理》课程听课,提供参考建议;
3)负责《大学物理》期末试卷的命题工作。通过精心的对题型和内容进行设计,试题能全面的评价学生的综合能力,能正确的反应教学模式和方法的合理性及培养目标的实现情况。
2014年开始,本人全面负责物理教研室的相关工作,包括教师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的落实,通过中期教学检查、组织教研活动等手段,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增强教师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感,教学工作规范化等水平不断提高;组织教师参加全国高校教学研讨会,推广《大学物理》课程教学改革的经验,了解国内外教学改革新进展等。
未来工作的设想
工程教育改革的目的是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既具备扎实专业基础知识又具有良好工程素质的人才,因此,针对目前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在今后的教学教改实践与管理工作拟在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1、《大学物理》课程改革
1)在课程设计上,巩固现有成果,探索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模式。尝试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按其自身特点及培养能力进行教学设计,提高工程教育教学改革的效果;
2)在教学方法上,积极推广讨论式教学模式,扩大学生的参与程度;尝试用新的教学手段来提高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实现理论与实践,知识和能力并重的教学方法;
3)在课程考核上,延续现有的考核模式,同时加强学生过程考核的力度和准确度,实现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4)在交流推广上,积极参加教学改革研讨会,加强校内外合作,学习别人的优点和推广自己的特色经验。
2、《大学物理》双语课程改革
1)在课程设计上,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既体现双语课程的特色,又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
2)在教学方法上,将尝试实验教学法和课堂讨论教学,将枯燥的英语教学变得生动直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读、说的能力;
3)在课程考核上,参考西方教学模式,尝试增加过程考核所占比例,实现过程考核的意义。
3、物理教研室教学管理工作
在以后的工作中,本人将一如既往的与物理教研室的各位任课老师一起,继续推进大学物理课程的相关教学与教改工作:
1)深入展开大学物理课程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改革,同时制定可量化的监督考核指标体系;
2)大力推进《大学物理》精品课程资源网站及相关教材的建设,提高课程学习效果,增强课程的影响力;
3)有计划的组织骨干教师参加相关的课程教学研讨会,学习交流课程教学改革的经验,为下一步改革提供思路;
4)设计与继续推进大学物理相关的竞赛项目(知识竞赛、实验竞赛),提高专业和学校知名度,培养学生的综合创新能力。
本人也将进一步加强自身理论水平的学习,取长补短,提高自己的教学管理与服务能力,为《大学物理》课程的教育教学改革取得新的进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
|
|
前一条:胡建成评选材料 (2015-03-12)
|
后一条:曾利评选材料 (2015-03-16)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