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首页  本站首页  政策文件  教学培训  教学质量监测  教学研讨  教学资源  青年教师教学奖评选  资料下载  教师咨询 
 首页 > 青年教师教学奖评选展示 > 正文 更多青年教师教学奖评选展示
信欣评选材料

2015年03月13日15:59  来源:教师教学发展中心  访问量:962

信欣

申报表第一页

申报表第二页

基本信息:
     
     信欣,资源环境学院,女,1976年出生,2007年到校工作,博士研究生

教学工作总结:

  一、教育教改项目方面
    近几年,本人主持或参与学校组织的教改项目三项。其中两项是主持(一项在研,一项结题),一项参与(在研)。具体改革思路和实施情况如下:
    1、2013年至今,主持《环境工程专业校企联合培养体系的构建及实践研究》(Y2013117)教改项目(校级,在研)。
改革思路:
    本项目致力于探索环境工程专业的校企联合培养体系的构建及实践研究。通过此教改项目,可提高学生实际的设计、环保设备运行调试的实际动手能力、学习企业文化、培养团队合作精神以及较强的沟通能力,为进一步推行环境工程专业校企合作的运行模式积累经验,探寻校企合作实践过程中的存在的问题。
目前阶段性进展:
    (1)校内实训模拟基地的建立。
经过1年多的努力,资源环境学院实验室大楼的建立。按照岗位培养模块要求,目前校内初步建立了实训基地。主要包括三个模块:
    1)设计模块:环境工程制图室(130)、环境工程设计CAD机房(229);
    2)污染控制模块:水处理工艺运行调试室(117、125)、大气污染控制室(115);
    3)环境监测模块(131)
    (2)校企合作运行模式探索。
    1)项目实施近1年,学院组织相关人员去成都之和环保公司、西南航空港污水处理厂、川化集团等企业进行调研。目前根据企业提供的信息修,初步修订了2014年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加强了制图、设计、环节,根据卓越工程师计划培养方案,加强了工程实践环节以及岗位轮岗制度。增开了《环境制图综合训练》等课程。工程实践由原来的三个阶段增加为五个阶段。把实践环节的课程的学时和学分增加为总学时和总学分的大约30%左右。
    2)探索校企合作的教学模式:资源环境学院在2013级环境工程卓越班初步探索校企合作的教学模式,鼓励学生选择“3+1”的人才培养模式,企联合培养的尝试。建立双导师制,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培养方向,校内选择1 位教师,企业当中选择1 位导师,共同完成对学生的指导和培养。学生完成校内规定的理论课程学分外,积极参与企业的见习和实习,为将来工作做好充分的准备。
    2、2014年度,参与《环境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体系建设研究及实践》(Z2013022)教改项目。(省级,在研)
    主要负责环境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体系中“水污染控制课程群构建”部分工作。
    3、2013年,校级教改项目“环境工程专业水污染控制课程群改革与实践”、已通过学校验收。(校级,结题)
    该教改项目的主要成果:
    (1)环境工程专业水污染控制课程群的大纲。
遵循课程体系之间紧密联系、内在逻辑性强、精简课程门数的原则,结合我校的师资和教学条件,初步把水污染控制课程群分为三个模块:水污染治理工程设计与施工、水污染监测与处理技术、水污染设备运行及调试与管理。
    (2)结合我院推行的“导师制”政策,进行小范围实践。
    在着重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做了大量的尝试工作,并取得以下的成果,积累了一些经验。为增强实践环节的重要性,确保其实践教学的质量。将原来和课程一起开设的“实验课”(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环境工程制图等)单独开设,我校在2010年环境工程专业本科培养方案的修订中,增设了“环境工程综合实践”(1、2、3);在2013年环境工程专业本科培养方案的修订中,继续增设了“环境工程综合实践”(4、5)。实践环节的课程进一步加强。并将实践性强的课程安排在每个学期中,使学生的专业理论与工程实践紧密结合,有利于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进行相应的实践操作,加强了学生的实践认知和动手操作能力。按照教改项目“环境工程专业水污染控制课程群的改革研究与实践”的理念,本科环境工程专业的学生中进行小范围实践。
    同时,结合本学院推行的导师制原则,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科研项目或成立课外科研兴趣小组。由本人指导的环境工程2010级的蒋雷、晋思敏等同学参加的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比赛项目“密集型农村分散式养猪场废弃物处理及节能减排分析”获得全国节能减排三等奖。
    (3)课程群一体化改革。
    在进行水污染控制课程群体系建设过程中,注重提高必修课程的教学质量,通过教改项目的建设,进行教学内容的整合,比如“水污染控制工程”中所讲的“好氧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厌氧生物处理工艺”、“氧化塘”等处理工艺的微生物学知识和基本降解污染物原理,在《环境工程微生物学》课程里会具体讲解。因此,通过水污染控制课程群改革与实践,我校水污染教学团队进行了部分课程内容的调整,把涉及到水污染控制工程的一些微生物的基本的知识、理论和方法,在《环境工程微生物学》课程里面详细讲。通过改革,加大了课程重组和整合力度,明确了课程间的主次关系、层次关系以及内在联系,明确了每门课程的地位、作用以及要达到的目标。同时,处理好课程间的衔接,避免课程内容的重复。
    相关教改论文,第一作者发表教育、教改论文3篇:
    1)信欣,羊依金,张雪乔,谭显东.环境工程专业水污染课程群改革的研究与实践,中国电力教育;2011.5
    2)信欣,羊依金,《环境工程微生物学》课程建设的探索,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学报,2012.6
    3)信欣,叶芝祥,刘盛余,杨迎春.开设《环保工程师技能训练》课程的探索,第六届全国环境工程硕士教育培养研讨会论文集. 2011.10
    二、课程建设和课程改革
     1、课程建设及教材
    通过近几年对《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的教学、实践和课程建设,积极探讨该课程的教学方法,获得校级优秀课程(建设期2012-2016年);并且把自己对该课程的教学经验、理论以及科研成果融入到课程教材的编写,参与了王国惠老师主编的《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科学出版社),主要负责本书第5、6、7、10章的编写,编写字数达10.5万字以上。本教材以培养工程型、应用性人才为目标,既注重基础理论,又强调实际应用。该教材在我校环境工程专业2010、2011、2012级使用以来,获得广大学生的好评,觉得这个版本的教材和实际环境污染控制领域的具体应用联系非常紧密,学生学起来积极性很高。
     2、教学课程改革及授课情况
    基于 CDIO教育培养理念,将《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环境生物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技术、分析方法、方案设计、实际应用案例分析贯穿整个课程体系中,同时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能力。努力实现“教学内容一体化”、“教师与学生互动一体化”以及“科研成果与教学一体化”。一体化设计中,课程以工程项目为主线,以案例为引导,按照基本理论、分析方法进行讲授、基本技术进行现场操作、对方案设计及应用结合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
主讲学校公开推广观摩课两次:2013-2014年第2学期的《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和2014-2015年第1学期的《环境生物学》。每年评教均为优秀。
     3、实践环节
    (1)2013年,指导大学生进行四川省挑战杯比赛,获得二等奖;
    (2)2012年,指导大学生节能减排,获得全国“三等奖”;
    (3)2013年度,指导全国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厌氧+兼性塘+好氧塘”处理农村散养户养猪废水的工艺条件优化 ”获得 国家级立项。
    三、近几年与教学相关的获奖情况
    1、2013年,获得校级 “三育人”先进个人;
    2、2013年,指导的研究生裴瑞林的硕士论文获得校级优秀硕士学位论文;
    3、2014年,指导的研究生姚力的硕士论文获得校级优秀硕士学位论文;
    4、2012年,指导的研究生陈闯的硕士论文获得校级优秀硕士学位论文;
    5、2012年,获校级教学成果“环境工程微生物学课程建设、改革与实践”奖 三等奖(主持);
    6、2012年,获得校级教学成果“面向工程应用,构建有特色的环境工程人才培养体系与教学体系的研究和实践”奖  一等奖(参与);
    四、拟开展的主要教学研究工作和进一步设想
    1、继续做好教育教学改革工作。
我院环境专业成功获得卓越工程师计划国家级试点专业,新的教学培养计划、教学方案及校企合作模式的探讨等方面需要不断的探索和完善。本人将继续积极参与我院环境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以及2014年环境工程专业本科培养新方案。继续探寻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小范围内,进行校企合作模式实践探索,拟将部分学生工程实践环节、或毕业设计环节和企业以项目合作的联合培养的方式进行,或派学生到成都之和环保公司、西南航空港污水处理厂、川化集团等企业相关企业进行轮岗实习或见习,结合2011和2012级环境工程专业在企业见习或轮岗实习的学生的实习感悟和好的建议,最后不断总结实践过程中的问题和经验。
    2、继续探索好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努力把现有的校级优秀课程《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建设好,争取3年内申报校级精品课程。
    3、实验室建设方面。面对环境工程专业卓越班的成立,实践环节进一步加强,进一步完善水污染控制室的建设。


 前一条:吴春旺评选材料 (2015-03-13)
 后一条:朱烨评选材料 (2015-03-16)
相关报道
·许世英评选材料 (2015-03-13)
·高秀英评选材料 (2015-03-12)
·胡建成评选材料 (2015-03-12)
·向征评选材料 (2015-03-13)
·魏洪平评选材料 (2015-03-13)
·吴春旺评选材料 (2015-03-13)

 

◆ 教学公共信息

教室课表
各专业教学计划
专业设置

◆ 学校公共信息

航空港校区位置
龙泉校区位置
航空港校区教室分布
龙泉校区教室分布

◆ 教学资源

关于共享网络直播讲座视频的…
第六届“大学教学改革研讨会…
清华大学“学堂在线”面向全…
现代教育技术
教学设计原理与方法

◆ 相关链接

教学督导
国家开放大学
学堂在线
爱课程
新浪公开课
四川·成都市西南航空港经济开发区学府路一段24号  邮编:610225
学校值班电话:028-85966502     联系www.det365:电话028-85966103  电子邮件  留言
Copyright©成都信息工程大学www.det365 2013  建议使用IE6,1024*768以上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