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清华大学关于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发布,这所百年名校在教育教学方面启动重大改革--压缩本科生专业必修课,大力提高通识课质量,并专门打造高水平通识课程。“我们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怎么样才能培养出这样的人”这一问题是清华大学在此次教学改革中的焦点,贯穿了教改《意见》的始终。
不难想象清华大学推出此次教学改革的重要性和挑战性。从酝酿到发布,清华的教学改革历时2年。清华校内的一份报纸说:早在2012年11月,十八大后清华大学就开始酝酿全面深化的教学改革,直到2013年11月,十八届三中全会后,清华结合深入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进一步形成了深化学校综合改革的主要思路。
对于这次教改,清华大学教务处处长郑力解读说:整个教改中,最重要的一个目标是从原来的以教为中心转到以学为中心。“老师不仅要注重教什么,更要注重让学生学什么,学深比学多更重要。”他也提到:“改革最重要的是观念的转变,不是简单的改课程,而观念的改动则需要很长的时间。”
清华教改的序幕刚刚开启,百年清华将怎么实践这次教学改革中确立的培养理想人才的目标?这注定是一次充满挑战而又值得探索的旅程。
改革背景和挑战
改革的背后是各种大环境的变化。对于清华学生来说,无疑是全国高校学生中质量最好的那一批,但他们可以从大学四年中学到什么?除了课程、知识之外,他们的价值观如何确立?视野如何开拓?这都是此次教学改革试图回答的问题。
陈吉宁校长在清华大学第24次教育工作讨论会闭幕式上做了针对教改的重要发言,他在大会上数次提及“培养学生的全球视野和国际竞争力”。他觉得,与国外大学学生的国际化视野相比,国内大学生普遍缺乏一种全球化的视野,而这种视野对一个学生、一所大学、一个国家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
对于清华大学教学改革的背景,陈吉宁总结了几点。第一,全球化深入发展。人力、资本、技术、信息等在全球范围加快流动,各种联系日益紧密。未来的人才要具有全球视野。第二,人类社会深刻转型,经济模式、生活方式、生产方式、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变,导致人才的培养方式不同。第三,现在正是中华民族迈向伟大复兴阶段,未来的人才应具备怎样的价值观和能力、知识结构才能与之匹配?第四,教育技术快速发展。其中一些技术的发展对高等教育的未来都会产生深刻的影响,催生全球高等教育的新格局。
各种变化对清华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新挑战。一是如何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中定位人才培养目标?陈吉宁提出,目前“我们的学生和老师关心的往往是眼前的、当下的问题,而对全球性重大问题的关注度远远不够,对颠覆性的学术研究和技术突破不愿意或不敢投入。”二是如何在社会深刻转型的形势下把握人才培养规律?“清华要培养的不是有一技之长的匠人,而是具有领导力的未来社会引领者、开创者、建设者。避免人生目标的功利化、庸俗化,是学校面临的又一个重大挑战。”三是如何在促使学生个性化发展、多样化成长方面有所突破? 陈吉宁提出,“学校教育的核心是要形成有利于人才成长的土壤和环境,而不是替学生设计好路径。如何改变现行培养模式,为拔尖创新人才大量脱颖而出创造良好环境,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另一个严峻挑战。”四是如何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创业能力?这是培养创造性人才的迫切需要。学生的能力培养和价值塑造是这次改革中的重点。
思路与举措
那么,清华要培养什么样的人?这是清华大学教育工作讨论会讨论了许久的问题。最后的共识是:具有健全人格、创新思维、宽厚基础、全球视野和社会责任感的高素质、高层次、多样化、创造性人才。对于怎样培养人,也形成了清晰的思路和明确的方案,陈吉宁将之概括为12个字:变理念、换焦点、转方式、多样化。
“变理念”指的是转变育人理念,实施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教育。
之前,网上有一篇批判知名大学人才培养的文章,文章尖锐地指出,目前知名大学几乎都是在培养“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而这也是清华教学改革中重视的。陈吉宁说,我们所要培养的学生,不能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而必须是有抱负、有思想、有远见、有担当的时代英才。
为了实现“三位一体”、特别是价值塑造的目标,清华将着力推动三方面工作。
一是重塑师生关系。教师担负起学生价值塑造的主要责任,要加强与学生的接触和交流。二是强化课堂内外全过程全方位的互动和训练。“通过”4+2“六类课堂,即教室、校园、国内、国际、网络以及成长社区,创造全方位的成才环境。即以第一课堂为基础,推动各类课堂协同培养和价值塑造。”三是减少课堂的学生人数。今后争取把小班课程提高到70%,以增加师生的接触频率和交流深度,从而实现“有温度”的教育。通过老师来影响学生的思想、人格和人生。
“变焦点”,就是要变换工作焦点,推动教育教学主体从“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转变。一是加强教师培训,改变教学方法。运用研究性、探究式等教学方式,引入“翻转课堂”等新思路新方式,不断创新教学手段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二是优化课程体系,增加学生的自由选择度。一方面,要精简学生必修的课程门数,多开一些大学分的课程,增加学习挑战度;另一方面,鼓励教师多开设高质量的课程,增加全校课程总数,扩大学生的自主选择空间。要着力构建学生自由成长的氛围与环境,支持其根据自身特点和发展志趣自主选择学习、成长路径,并探索建立本科阶段的“间隔年”(gap year)制度,尝试本科生全程自主设计培养路线的学者项目。三是建立基于学生学习与发展成效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关注学生的学习与发展成效。同时,学校将加强评估,根据各种认证标准改造教学环节和设施,提高毕业生质量的国际认可度。
“转方式”就是转变教育方式,在本科人才培养中积极推进通识教育,促进通专融合。关于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的关系,一直是教育史上充满争议的话题。而此次清华就通识教育改革,意在“教学生如何做人”,为的是从学生的长期成长性、能力和世界观方面有所进步。为了达成这一点,清华的举措是,一是构建与专业教育相融合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二是推进通识教育实验区建设。陈吉宁表示,“要推出新雅书院实行不同院系、学科的学生混合住宿,为差异更大的学生创造直接的思想交流和碰撞的条件。新雅书院是一棵新苗,需要我们大家共同呵护。”
“多样化”就是丰富培养方向和评价标准,提升学生多样化成长的自主性、自信心和开放性。首先,从源头着眼,重塑招考模式,要从看分数招生转到看故事招生。“也就是不仅要招成绩好的人,还要招有故事、有经历、有体验的人。”其次,要破除依赖“学分绩”的学业评价方式。鼓励各院系面向全校提供多样化的第二学位、辅修学位和交叉学科课程项目,拓展学生的成长通道。
同时,要大力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多样的世界才丰富,多样的社会才活跃,多样的人生才精彩。学校和我们每个人,都要对多样性有足够的认识、理解、尊重和包容,这是帮助学生多样化成长的先决条件。”陈吉宁将四方面改革举措概括为:三位一体,以学为主,通专融合,多样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