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首页  本站首页  政策文件  教学培训  教学质量监测  教学研讨  教学资源  青年教师教学奖评选  资料下载  教师咨询 
 首页 > 教学研讨 > 正文 更多教学研讨
创新人才贯通培养模式探究

2017年04月10日10:05  来源:《北京教育》杂志  访问量:406

    2010年,国家发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强调“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探索多种培养方式,形成各类人才辈出、拔尖创新人才不断涌现的局面”。

  “本—硕—博”贯通培养模式是以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为目标,贯通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培养过程,整合优质教育资源,优化人才培养体系,探索本科生教育与研究生教育有效衔接的一体化培养模式。因此,探索和研究“本—硕—博”贯通培养模式,对于促进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发展和完善,满足国家对拔尖创新人才需求,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创新人才“本—硕—博”贯通培养模式的背景和内涵

  1.创新人才“本—硕—博”贯通培养模式的背景

  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被分成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三个教育阶段,经过二十多年的高等教育实践,这种阶段划分在实践中得到不同程度的弹性化处理。出现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在于,整齐划一的人才培养模式已不再适应高等教育日益多元化的发展,特别是对基础理论和系统专业知识的学习及实践有很高的连续性要求的基础学科。因此,在20世纪80年代末,理科和医科开始采用“本—硕—博”贯通培养模式,培养模式的改革不仅提高了人才培养的质量、办学效益及学位论文水平,而且大大缩短了攻读硕士学士、博士学位所需的时间。

  2.创新人才“本—硕—博”贯通培养模式的内涵

  创新人才的“本—硕—博”贯通培养是指在应届高中毕业生中选拔出优秀学生,直接进入博士生阶段的培养方式。将本科生阶段、研究生阶段(硕士生、博士生)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考虑,完善和优化研究生教育,使人才知识结构更加精深、广博,在博士生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连贯性和统筹性是创新人才“本—硕—博”贯通培养模式的本质,即通盘考虑本科生阶段和研究生阶段(硕士生、博士生)的学习和科研,制定统一、连贯的培养方案。该培养模式不仅要求对本科生阶段的知识进行积累,而且还要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并要引导学生顺利完成从本科生阶段向研究生阶段的过渡。

  创新人才“本—硕—博”贯通培养模式的优势及局限性

  1.创新人才“本—硕—博”贯通培养模式的优势

  创新人才的“本—硕—博”贯通培养模式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以便适应新时期国家对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新要求,目的在于为学有余力的优秀学生提供良好的发展平台,为他们今后的成长提供更有利的条件。实践证明,在基础类学科实行“本—硕—博”贯通培养模式具有很强的可行性和重大的实际意义,具体可以归纳为几点:

  一是一种新型培养模式。为优秀学生的成长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和机会,既符合现代社会对人才高知识层次和科学研究高连续性的要求,又有利于学校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和办学质量的提高。

  二是提高人才培养效率。目前,我国高校基本学制一般为本科生4年,硕士生2年~3年,博士生3年~4年,加起来需要9年~11年;若要获得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在每个阶段都需要经历入学考试、课程学习、毕业论文答辩等环节,是一个耗时、耗力的过程。而“本—硕—博”贯通培养模式的基本学制一般为八年,即“3+2+3”的周期分布,在时间周期上明显缩短;同时,该模式通过简化重叠环节,压缩重复内容,将课程学习、科学研究、毕业论文答辩等培养环节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设计,完善和优化了培养过程,使得学生在更短的时间周期内,能够形成更完备的知识体系,得到更全面的科研锻炼,产出更丰富的科研成果,提高人才培养效率。

  三是增强科研活动的连续性和专一性。“本—硕—博”贯通培养模式减少了学生在本科和研究生阶段变更学校的次数,使得学生可以参与周期长、难度高、意义重大的科研项目;由于学生较早确定攻读博士学位的目标,中途不再需要为毕业、就业问题分心,可以在完整的时间周期内规划学术路径,设定学术选题,专心致志开展学术研究;许多学校在本科阶段即为“本—硕—博”贯通培养的学生配备导师,让他们参与导师的科研项目,加强了导师和学生之间的相互了解,减少了学生对环境和人际磨合的不适感。这些因素都在某种程度上增强了学生科研活动的连续性和专一性,提高了高水平科研成果的产出率。

  四是连续的时间周期安排。有利于交叉学科和跨学科培养博士生,为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提供了可能,也为联合培养博士生、博士生国内外访学制度的实施提供了保障。

  2.创新人才“本—硕—博”贯通培养模式在实践中存在的局限性

  一是选拔方式不科学。“本—硕—博”贯通培养的选拔条件只参考高考成绩,高考成绩能在多大程度上反映出学生的研究潜力和科研的潜在素质,仍是个未知数。而更重要的是,这种以高考成绩录取的选拔方式,成为变相的“一考定终身”。与那些经历高考、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和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三次选拔的学生相比,“一考定终身”式的“本—硕—博”贯通培养选拔方式的不科学、不公正显露无遗。

  二是培养环境封闭。“本—硕—博”贯通培养模式虽然保证了科研活动的连续性和专一性,但同时也造成了学习与科研环境的相对封闭,近亲繁殖现象突出。在同一学校八年的学习时间,课程的更新速度与层次差异存在局限,教师之间的学脉传承也可能会造成信息、观点来源的单一;由于研究生教育模式基本采取的是导师与研究生“一对一”指导,关系较为固定,甚至形成一定程度的人身依附,导师之间、学科之间壁垒森严,难以打破。而学术研究需要跨学科技术与知识的交叉融合,需要学术视野的广博和研究领域的开放。因此,“本—硕—博”贯通培养模式会对科研的创新性和交叉性造成束缚。

  三是操作层面存在机制障碍。在大多数高校中,本科生与研究生的管理分属不同的职能部门,而具体落实人才培养的各院系负责本科生与研究生工作的机构和人员也不一致。如果各部门、人员之间不能形成共识、协调合作、打通环节、统一部署,贯通培养模式就会成为分段式培养模式的简单拼凑,或在出现问题时各方互相推诿,或在出现分歧时各方只站在本部门的立场和角度思考,最终损害学生的利益,造成人才培养效益的流失。

  四是课程缺乏连贯。“本—硕—博”贯通培养方式只是做到了“形连”而不是“神连”。普遍来说,“本—硕—博”贯通培养的课程设置“搭乘”的是普通博士生的课程设置,教学形式上与普通博士生培养也没有太大差异,并未真正体现出“本—硕—博”贯通培养方式的优势。

  创新人才“本—硕—博”贯通培养模式的优化方案

  虽然“本—硕—博”贯通培养模式在实践过程中仍存在诸多局限性,但总体来讲,该模式还是利大于弊。因此,应该趋利避害,不断优化贯通培养模式,培养出高素质、综合型创新人才。

  1.明确阶段目标

  目前,大多数学校采取的是“3+2+3”的时间周期安排,这并不是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培养阶段的区分,而是培养任务的区分,即知识架构阶段、方法训练阶段和选题研究阶段。在前三年里,通过课程学习和经典阅读完成本学科领域专业知识的积累和扩充;在接下来的两年里,通过实验室轮转、导师团队指导、多课题参与等方式进行科研方法、科研技术和科研论文撰写等方面的训练;在最后的三年里,确定毕业论文选题,开展持续深入的研究。根据每一阶段的培养目标:在知识架构阶段,应整合课程资源,使各年级课程之间形成层次性和互补性,由浅入深、由基础到前沿,避免内容重复、领域狭窄和结构偏颇;在方法训练阶段,应整合实验室资源和导师资源,让学生尽可能接触到最先进、最常用的实验仪器,并组建导师团队,定期开展学术讨论,同时要求学生广泛参与学术活动和实践活动,聆听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的学术报告讲座,参与企业实践工作,将理论学习与实践应用紧密结合起来;在选题研究阶段,应整合学术资源,为学生提供较为充分的科研条件,并在必要时将其送往国外知名高校或科研机构进行联合培养。在每一阶段结束时,再制定相应的考核标准对该阶段的学生培养质量给予评估,并作及时调整。

  2.优化培养机制

  创新人才的“本—硕—博”贯通培养是按照“3+2+3”八年贯通式培养,优化培养机制,采用全新的综合培养方案,实行以学生为本的动态管理和分流制度,确保三个阶段有机衔接。具体而言,在本科学习阶段,前三年实施学科通识教育。第三学年末将根据学生的学业、健康和个人志愿等综合状况进行适当调整、分流:通过选拔分流的学生,自主选择专业及学科方向并配备导师,进入五年制“硕博连读”研究生阶段学习;未通过选拔分流的学生,自主选择专业,进入相关院系,按照相应专业的教学计划继续学习,在完成本科培养计划后授予该专业的毕业证书和学士学位证书。进入“本—硕—博”贯通班的学生在第五学年还可以在该学科相关专业选择继续攻读博士学位或选择硕士毕业:选择硕士毕业的学生在完成硕士生培养计划后授予该专业的硕士学位证书;而进入博士生阶段连读的学生继续攻读学位,在完成全部培养计划后方可获得博士学位。高校可在课程修读、实践教学、科学研究等环节上全面实施创新型教学,并推行灵活的个性化培养方案。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还可以根据自己的专长、兴趣及个人情况,根据学校相关规定转专业,攻读双专业、双学位等,也可以在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阶段参与学校的对外交流合作项目。

  3.完善培养过程

  “本—硕—博”贯通培养过程中,应实行贯通培养,按照对学生知识结构既宽又厚的要求强化培养过程,在课程体系、教学方式、科研训练等方面进行改革。

  一是构建创新性综合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在培养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人才教育体系要求下不断进行创新,加强“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三个阶段培养方案的衔接,有机整合课程设置,优化课程的结构与系统,进行课程融合、重组、渗透与贯通,加强课程之间的有机衔接,减少不必要的重复,不过分强调学科体系完整性。从学生实际需要出发,构筑平台课程,实行课程的模块化、系列化,注重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培育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综合能力,培养“宽基础、多方向、重实践”的高素质创新人才。

  二是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探索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教学过程必须从知识的传授型向创新意识的激发型转变,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目标,以激发学习热情、启发创造性思维为原则,加强课程学习与科学研究的结合度,强调课程的前沿性,增加科学研究方法课程,采取研讨式教学方式。学生从大学四年级开始进入实验室,其部分课程以自学的形式完成,部分课程经导师同意可以免修。为了开阔学生的国际视野,可开设一些双语或全英语课程,利用院士、博导以及教授们的合作,选派学生到国外著名大学和学术机构学习、交流或联合培养研究生,每位学生前六年要有在国外培养的经历。

  三是加强科研训练,为将来从事科研工作打好基础。科研训练是一项系统工程,可以根据学科特点,多渠道展开科研训练,使“本—硕—博”贯通培养的博士生尽快深入科学研究。可采取的措施有:进入实验室轮转,初步进行实验技术和科研能力的基本训练;以助研身份参加教授的科研活动,认识和了解科研工作的基本思想和工作方法;参加学术报告会、学术讨论会和科技竞赛活动,让学生在科研氛围中体验科学研究精神,促进科研素养和科研能力的养成。

  4.提供制度保障

  “本—硕—博”贯通培养模式要实现无缝对接,必须得到研究生院、教务处、学生处等职能部门和各院系的大力配合,并制定完善的配套制度予以保障。在该模式的顶层设计上,分管本科生教育与研究生教育的学校领导要在兼顾学校专业特色和教育资源的基础上,达成运作该模式培养拔尖创新入才的共识;职能部门要根据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需求划分实施该模式的学科专业范围,然后由各院系自愿申报并结合本单位实际提出具体运作的策划方案;在学生的选拔和考核方面,具体操作方式可由各院系根据实际情况自行确定,职能部门只需监督程序和复核结果即可;在培养方案制定和课程设计上,需要职能部门提出基本要求和规范,各院系负责整合课程和细化培养环节,导师及其团队则要以此为依据为学生制定个性化培养计划;在该模式运作过程中,职能部门负责在生源分配、项目安排、经费使用等方面为相关院系提供政策倾斜,院系负责为入选学生指派导师、优化课程、强化指导、落实培养计划;在该模式运行的制度建设上,应制定与该模式相配套的选拔及考核办法、分流制度及后续管理办法、学籍管理办法等,明确各方职责和权利;同时,与该模式相关的保研指标分配、中途学位获取、淘汰学生出口调整等具体问题方面,要由职能部门和院系以及导师们充分协商、妥善安排,职能部门除了给予必要的扶持与监管之外,应尽量保证院系享有充分的自主权和灵活度,根据学科特色和学生需求进行处理。

  5.构建质量评价体系

  建立质量评价体系,对“本—硕—博”贯通培养的学生在学习期间实行滚动考核机制,以保持整体培养质量和综合素质。在第三学年末,根据学生的学业、健康和个人志愿等综合状况进行适当调整、分流,不符合要求者可转回普通班学习,在完成本科培养计划和本科毕业论文后授予本科毕业证书和学士学位证书;通过考核者,进入五年制硕博连读研究生阶段学习,在第五学年末进行博士生资格考核,考核不合格者选择以硕士生身份毕业,合格者进入博士生阶段学习,在完成全部培养计划和博士学位论文后获得博士学位。通过考核的学生将免试连续完成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本—硕—博”贯通培养模式还应采用多维评估体系。依据发展、注重学生纵向、多视角、多方位的评价原则,对“本—硕—博”贯通培养学生的能力进行侧重培养。院系在培养学分、课程成绩、学位论文考核的基础上,采用导师组制为主的理论研究、科研应用、项目交流的阶段性考核和创新评估双重机制,在“本—硕—博”贯通培养周期中实行导师汇报制度,学校规定最长汇报时间间隔并进行抽查。这样,“本—硕—博”贯通培养的学生在任何方面取得的成果都会显现出来。

  创新人才的“本—硕—博”贯通培养模式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适应了新时期国家对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新要求,目的在于为学有余力的优秀学生提供良好的发展平台,为他们今后的成长提供更有利的条件。高校要高度重视创新人才的“本—硕—博”贯通培养工作,依托国家级科学研究基地,搭建高层次人才培养平台,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全方位尊重和关心学生,并通过国际交流、建设国际化师资队伍等多种途径,不断完善和推广创新人才的“本—硕—博”贯通培养模式。

  本文系2015年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课题“北京邮电大学‘本—硕—博’贯通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B1-2015Y0501-032);2015年北京邮电大学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北京邮电大学‘本—硕—博’贯通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作者温向明,系北京邮电大学副校长)

  来源:《北京教育》杂志

  (本文系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前一条:教师如何说课和听课? (2016-12-13)
 后一条:办好公平优质教育,教师要有所为 (2017-04-10)
相关报道
 
 
 
 
 
 

 

◆ 教学公共信息

教室课表
各专业教学计划
专业设置

◆ 学校公共信息

航空港校区位置
龙泉校区位置
航空港校区教室分布
龙泉校区教室分布

◆ 教学资源

关于共享网络直播讲座视频的…
第六届“大学教学改革研讨会…
清华大学“学堂在线”面向全…
现代教育技术
教学设计原理与方法

◆ 相关链接

教学督导
国家开放大学
学堂在线
爱课程
新浪公开课
四川·成都市西南航空港经济开发区学府路一段24号  邮编:610225
学校值班电话:028-85966502     联系www.det365:电话028-85966103  电子邮件  留言
Copyright©成都信息工程大学www.det365 2013  建议使用IE6,1024*768以上浏览